姓名 | 年富 |
性別 | 男 |
朝代 | 明 |
中曆生卒 | 洪武28年-天順8年 |
西曆生卒 | 1395-1464 |
異名 | 異名 | 種類 | 出處 | 嚴富 | 本姓名 | 明史列傳, 2冊卷177, 頁4702 | 大有 | 字 | 明史列傳, 2冊卷177, 頁4702 | 謙齋 | 號 | 皇明名臣琬琰錄, 2冊卷3, 頁111 | 恭定 | 諡 | 明史列傳, 2冊卷177, 頁4705 | Nian Fu | 漢語拼音 | |
|
籍貫 | 原名 | 今名 | 經度 | 緯度 | 京師-鳳陽府-懷遠縣 | 安徽省懷遠縣 | 117.205097 | 32.970052 |
|
傳略 |
引文出處 |
皇明寶善類編, 編中名公姓氏, 頁562 | 皇明獻實, 卷16, 頁376-378 | 今獻備遺, 卷13, 頁9-11 | 國朝列卿紀, 3冊卷32, 頁335-339 | 國朝列卿紀, 5冊卷53, 頁134-135 | 國朝列卿紀, 8冊卷125, 頁612-613 | 聖朝名世考, 卷3, 頁273-275 | 皇明名臣琬琰錄, 2冊卷3, 頁110-116 | 皇明名臣言行錄, 卷2, 頁281-283 | 皇明名臣言行錄新編, 1冊卷5, 頁179-181 | 國朝名臣言行錄, 卷2, 頁217-219 | 明名臣言行錄, 2冊卷25, 頁173-176 | 皇明書列傳, 1冊卷20, 頁467-469 | 名山藏列傳, 2冊, 頁784-790 | 皇明世法錄列傳, 卷88, 頁10-11 | 明史竊列傳, 2冊卷65, 頁306-309 | 罪惟錄列傳, 1冊卷19, 頁2373 | 明書列傳, 1冊卷122, 頁788-789 | 徐本明史列傳, 3冊卷46, 頁392-398 | 明史稿列傳, 1冊卷159, 頁9-13 | 明史列傳, 2冊卷177, 頁4702-4705 | 漢籍全文資料庫-明史.列傳, 卷177, 頁4702-4705 | 續藏書, 卷15, 頁303-304 | 漢籍全文資料庫-國朝獻徵錄, 卷28, 頁349-350 | 皇明人物考, 卷3, 頁237-238 | 國琛集, 上卷, 頁516 | 西園聞見錄, 2冊卷10, 頁12-13 | 西園聞見錄, 4冊卷31, 頁35-36 | 明分省人物考, 2冊卷17, 頁513-516 | 擬明史稿列傳, 1冊卷12, 頁690-694 | 懷遠縣志(清嘉慶二十四年刊本), 卷18 |
|
出身 | |
履歷 | 履歷 | 任期 | 出處 | 德平縣儒學訓導 | 永樂16年-宣德3年 | 漢籍全文資料庫-明實錄:宣宗實錄, 卷37 | 行在吏科給事中 | 宣德3年-宣德6年 | 漢籍全文資料庫-明實錄:宣宗實錄, 卷37 | 值登聞鼓 | 宣德?年-宣德?年 | 漢籍全文資料庫-明實錄:宣宗實錄, 卷73 | 行在刑科掌科給事中 | 宣德6年-宣德10年 | 漢籍全文資料庫-明實錄:宣宗實錄, 卷82 | 副使(持節封廣昌王) | 宣德7年-宣德?年 | 漢籍全文資料庫-明實錄:宣宗實錄, 卷93 | 陜西布政司右參政 | 宣德10年-正統9年 | 漢籍全文資料庫-明實錄:英宗實錄, 卷10 | 陜西左參政 | 宣德10年-正統9年 | 漢籍全文資料庫-明史.列傳, 卷177, 頁4703 | 總理糧儲 | ?-正統?年 | 漢籍全文資料庫-明史.列傳, 卷177, 頁4703 | 河南右布政使 | 正統9年-正統14年 | 漢籍全文資料庫-明實錄:英宗實錄, 卷122 | 河南布政司左布政使(左布政使) | 正統14年-景泰2年 | 漢籍全文資料庫-明實錄:英宗實錄, 卷184 |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 景泰2年-天順1年 | 漢籍全文資料庫-明實錄:英宗實錄, 卷202 |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 景泰2年-天順1年 | 漢籍全文資料庫-明史.列傳, 卷177, 頁4704 | 大同巡撫(巡撫大同提督軍務) | 景泰2年-天順1年 | 漢籍全文資料庫-明史.列傳, 卷177, 頁4704 | 督理大同屯田(兼督) | 景泰2年-? | 漢籍全文資料庫-明實錄:英宗實錄, 卷210 | 督理偏頭關糧儲(兼理) | 景泰3年-? | 漢籍全文資料庫-明實錄:英宗實錄, 卷217 | 丁母憂 | 景泰6年 | 漢籍全文資料庫-明史.列傳, 卷177, 頁4704 | 起復 | 景泰6年 | 漢籍全文資料庫-明史.列傳, 卷177, 頁4704 | 致仕 | 天順1年-天順2年 | 漢籍全文資料庫-明實錄:英宗實錄, 卷275 | 南京兵部右侍郎 | 天順2年 | 漢籍全文資料庫-明實錄:英宗實錄, 卷290 | 戶部右侍郎 | 天順2年 | 漢籍全文資料庫-明實錄:英宗實錄, 卷290 | 山東巡撫(巡撫山東) | 天順2年-天順4年 | 漢籍全文資料庫-明實錄:英宗實錄, 卷290 |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 天順2年-天順4年 | 漢籍全文資料庫-明實錄:英宗實錄, 卷292 | 戶部尚書 | 天順4年-天順8年 | 漢籍全文資料庫-明實錄:英宗實錄, 卷312 | 丁父憂 | 天順6年 | 漢籍全文資料庫-明史.列傳, 卷177, 頁4705 | 奪哀如初 | 天順6年 | 漢籍全文資料庫-明史.列傳, 卷177, 頁4705 | 殿試讀卷官 | 天順8年 | 漢籍全文資料庫-明實錄:憲宗實錄, 卷3 |
|
關聯 |
|
建檔單位 | 本筆資料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共同製作 |
權威號 | 011269 |
其他參考文獻 | 欄位名稱 | 說明 | 出處 | 關聯 | 金天翮 年羹堯傳 年羹堯...懷遠人也。本姓莊氏,楚莊王之苗裔,避漢明帝諱,改氏曰嚴。元末有嚴孟陽者,以萬戶鎮滁陽。二子友春、遇春。友春居全椒,仍嚴姓。遇春於洪武初占籍懷遠之許家河柘塘村,以方音故,執筆吏誤書年,黃冊上諸朝,不能改,遂姓年氏。遇春子景和。景和子富,官戶部尚書,列《明史傳》。富幼子華,為滕縣訓導,寄籍益都。華子繡,以武職遷遼之廣寧,遂為鑲黃旗漢軍。繡子遐齡,自筆帖式授兵部主事,遷刑部郎中,康熙二十二年授河南道御史,四遷工部侍郎。出為湖廣巡撫,劾黃梅知縣李錦虧賦,奪官。民爭還逋賦,閉城門留錦。以錦清廉得民心,詔調錦直隸。遐齡降級留任,後以病乞休。遐齡嘗仿宋覆刊唐陸贄奏議行於世。遐齡子羹堯,婢出也。 | 廣清碑傳集, 卷6, 頁388 |
|
其他人名資料 | 中國歷代人物傳記(CBDB) 0067646 中國歷代人物傳記(CBDB API) 0067646 |
延伸查詢 | 史語所整合系統 中研院圖書館藏 漢籍書目瀏覽 |
最近修訂時間 | 20241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