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官名稱
分巡天津道
年表
職官異名 天津道;天津兵備道;天津管河兵備道;直隸天津道;天津河道;天津巡道;天津河間道;天津河間兵備道;分巡直隸天津河間等處地方兼管河務兵備道;天津督餉道
品級 參政道從三品、副使道正四品、參議道從四品、僉事道正五品,乾隆十八年俱定為正四品
職掌 職掌 | 參考文獻 | 分巡河間等處兼管河道駐劄天津府管轄天津河間二府屬同知通判十八州縣地方一切刑名錢穀水利河工事務聽爾統轄首在撫綏黎民勤宣德意約束衙門官吏胥役使之恪遵法紀毋致作弊生事擾害官民監司本源既正方可表率屬員用循職業宜加意修濬城池積聚糧餉督緝盜賊稽察逃人仍誡諭有司簡訟清刑潔己愛民生聚教訓共圖保障凡係流移人戶須設法招徠不許奸人借端詐害至於河道淤淺泒定管河等官分地疏濬其南運河子牙河淀河各堤工督率印河官員承修培補爾須不時親歷查察相度經營如遇衝決處所急為堵塞動用歲修銀兩按年報銷河道樁草籽粒等項銀兩依限解交河庫糧艘經過儹重催空勿使遲滯兼理塩政務在疏銷官引禁止私販管轄天津滄州靜海武清等州縣營田工本及所屬額設地丁錢糧米豆等項如法督催按期解報并不時盤查毋許虧缺天津係五方雜處稽察宜嚴務使兵民相安不許容留養奸及違禁等事照例察訪凡一應興利除害有關河道者申詳總河查核所屬印員及教職佐雜千總等官如有貪殘溺職者轉報總督參處爾仍聽直隸總督直隸總河節制年終將行過事蹟開送該督咨部察考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104759號 |
設置詳情 中曆 | 西曆 | 上級職官 | 沿革說明 | 轄區 | 治所 | 參考文獻 | 順治1年 | 1644 | | (順治元年五月壬子)以故明山東……布政使司參議天津道孫肇興。……。俱仍為原官。 | 天津衛 | 天津衛 | 漢籍全文資料庫-清實錄:世祖章皇帝實錄,卷5,頁60 | 順治1年 | 1644 | 保定巡撫 | (順治元年七月壬子)以內弘文院學士王文奎、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保定等處地方。 | 天津衛 | 天津衛 | 漢籍全文資料庫-清實錄:世祖章皇帝實錄,卷6,頁72 | 順治1年-順治6年 | 1644-1649 | 保定巡撫;天津巡撫 | (順治元年十月乙丑)陞都察院副理事官雷興為右副都御史巡撫天津等處 | 天津衛 | 天津衛 | 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清實錄:世祖章皇帝實錄,卷10,頁99 | 順治6年 | 1649 | 保定巡撫 | (順治六年五月癸未)戶部等衙門疏言我朝敷政首重恤民。定鼎以來罷去橫征與民休息。但今邊疆未靖、師旅頻興、一歲所入、不足供一歲之出。……。裁天津、鳳陽、安徽巡撫、巡江御史天津餉道等官、以裕國家經費之用報可。 | 天津衛 | 天津衛 | 漢籍全文資料庫-清實錄:世祖章皇帝實錄,卷44,頁354 | 順治6年-順治7年 | 1649-1650 | 直隸山東河南總督 | (順治六年八月丁酉)若倣江南、川、湖、陝西之例。即將真保巡撫改為總督衙門。……。從之(按:裁保定巡撫)。……。辛亥。以原任浙閩總督張存仁為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總督直隸。山東。河南。巡撫保定等府 | 天津衛 | 天津衛 | 漢籍全文資料庫-清實錄:世祖章皇帝實錄,卷45,頁361,364 | 順治7年-順治15年 | 1650-1658 | 直隸山東河南總督 | 1.(順治七年七月癸丑)裁直隸通州河間……等道共十七員。 2.順治七年七月,河間道轄區併入(天津道),管轄天津衛、河間府屬州縣並河間各營衛所,全稱整飭天津河間等處兵備道,兼理馬政、驛傳、河道、鹽法及倉庫兵馬錢糧事務。 | 天津衛;河間府 | 天津衛 | 1.漢籍全文資料庫-清實錄:世祖章皇帝實錄,卷49,頁393-395 2.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清代卷,頁112 | 順治15年-順治18年 | 1658-1661 | 保定巡撫 | (順治)十五年五月乙丑(1658.6.29)復置保定巡撫,仍領保定等五府,治大名府。 | 天津衛;河間府 | 天津衛 | 清代政區沿革綜表,頁2 | 順治18年-康熙54年 | 1661-1715 | 直隸巡撫 | 1.(順治十八年十月辛酉)順天巡撫著裁去。韓世琦、調江寧巡撫。其順天等處地方、著保定巡撫王登聯兼管。……(順治十八年十二月壬子)(1662.1.26)命保定巡撫、移駐真定府。 2.(順治十八年十二月)保定巡撫管轄直隸全境,……。此後,多稱直隸巡撫。 | 天津衛;河間府 | 天津衛 | 1.漢籍全文資料庫-清實錄:聖祖仁皇帝實錄,卷5,頁92,98 2.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清代卷,頁105 | 康熙54年-康熙61年 | 1715-1722 | 直隸總督管巡撫事 | (康熙五十四年三月庚子)(直隸巡撫)趙弘燮、著加總督職銜仍管理巡撫事務。 | 天津衛;河間府 | 天津衛 | 漢籍全文資料庫-清實錄:聖祖仁皇帝實錄,卷262,頁583 | 康熙61年-雍正2年 | 1722-1724 | 直隸巡撫 | (康熙六十一年六月丙子)直隸總督趙弘燮病故、地方緊要。著刑部郎中趙之垣、加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御、署理直隸巡撫事務。(按:停直隸總督管巡撫事) | 天津衛;河間府 | 天津衛 | 漢籍全文資料庫-清實錄:聖祖仁皇帝實錄,卷298,頁885 | 雍正2年 | 1724-1725 | 直隸總督 | (雍正二年十月己亥)陞直隸巡撫李維鈞、為直隸總督。(按:裁直隸巡撫,自此直隸地區僅設總督不設巡撫) | 天津衛;河間府 | 天津衛 | 漢籍全文資料庫-清實錄:世宗憲皇帝實錄,卷25,頁397 | 雍正2年-雍正3年 | 1725 | 直隸總督;直隸按察使 | 1.(雍正二年十二月戊寅)(1725.1.22)著將(直隸)守道改為布政司。巡道改為按察司。……。(己卯)擢直隸河間府知府浦文焯、為直隸按察使司按察使。 2.雍正二年十二月己卯)(1725.1.23)改守、巡二道為布政、按察二司。 | 天津衛;河間府 | 天津衛 | 1.漢籍全文資料庫-清實錄:世宗憲皇帝實錄,卷27,頁414-415 2.清代政區沿革綜表,頁2 | 雍正3年 | 1725 | 直隸總督;直隸按察使 | (雍正三年三月乙巳)改天津衛為州。設立知州一員(隸於河間府)。 | 河間府 | 河間府(天津州) | 漢籍全文資料庫-清實錄:世宗憲皇帝實錄,卷30,頁450 | 雍正3年-雍正4年 | 1725-1726 | 直隸總督;直隸按察使 | (雍正三年九月甲子)陞直隸河間府所屬天津州為直隸州。管轄武清。青縣。靜海三縣。 | 天津直隸州;河間府 | 天津直隸州 | 漢籍全文資料庫-清實錄:世宗憲皇帝實錄,卷36,頁545 | 雍正4年-雍正8年 | 1726-1731 | 直隸總督 | (雍正四年二月甲戌)直隸興修水利。請分諸河為四局。專官管轄。以便稽查。南運河。與臧家橋以下之子牙河。垣家口以東之淀河。為一局。應令天津道就近控制。同知以下等員。受其管轄。……。其天津大名兩道。既定為河道。專司河務。所屬州縣錢糧刑名事務。應各歸該知府考成。……。一應水田溝洫。各該道督率經理。錢糧虛冒。工程修廢。悉歸直隸總督考核。俱應如所請。 | | 天津直隸州 | 漢籍全文資料庫-清實錄:世宗憲皇帝實錄,卷41,頁607-608 | 雍正8年-雍正9年 | 1731 | 直隸總督;直隸河道總督 | (雍正八年十二月己亥)(1731.1.12)直隸河工。關係重大。請設立河道水利總督一員。駐劄天津。令四道廳員、及印河各官。受其節制。一切事務。俱照河東總河例行。其營田事務。仍歸直隸總督管理。 | | 天津直隸州 | 漢籍全文資料庫-清實錄:世宗憲皇帝實錄,卷101,頁337 | 雍正9年-雍正11年 | 1731-1733 | 直隸總督;直隸河道總督 | (雍正九年二月丙辰)天津直隸州係水陸通衢。五方雜處。事務繁多。辦理不易。請陞州為府。設知府一員。糧捕通判一員。經歷一員。教授一員。訓導一員。......。天津舊設之州同吏目。應請裁汰。......。均應如所請。從之。尋定天津新陞府曰。天津。 | | 天津府 | 漢籍全文資料庫-清實錄:世宗憲皇帝實錄,卷103,頁368 | 雍正11年-乾隆14年 | 1733-1749 | 直隸總督;直隸河道總督;直隸按察使 | (雍正十一年十月甲寅)復設直隸大名順德廣平兵備道一員。兼管河道工程。以河間天津二府分巡事務。歸天津河道兼管。其永平一府。通薊遵化三州。三河武清寧河寶坻四縣。歸通永河道兼管。保定正定二府。及直隸五州。歸清河道兼管。添設保定府糧捕通判一員。駐府城。天津府糧捕通判一員。駐滄州。 | 天津府;河間府 | 天津府 | 漢籍全文資料庫-清實錄:世宗憲皇帝實錄,卷136,頁741-742 | 乾隆14年-宣統2年 | 1749-1910 | 直隸總督;直隸按察使 | (乾隆十四年三月)丁丑。諭、直隸河道事務。近年以總督兼理。不過於伏秋汛至之時。往來率屬防護。工程俱已平穩。所有直隸河道總督。不必設為專缺。即於總督關防敕書內。添入兼理河道字樣。其一應修防工程。向係何道等官承辦者。俱照舊飭委辦理。現在纂修會典。將此載入。 | 天津府;河間府 | 天津府 | 漢籍全文資料庫-清實錄:高宗純皇帝實錄,卷337,頁645 | 宣統2年-宣統3年 | 1910-1911 | 直隸總督;直隸提法使 | (宣統二年七月壬戌)以各直省按察使為各該省提法使。齊耀琳直隸、……、其各道員有兼按察使銜者。均改為兼提法使銜。 | 天津府;河間府 | 天津府 | 漢籍全文資料庫-清實錄:宣統政紀,卷39,頁697 |
參考文獻 清代國家機關考略,頁218-221,232-235 清代地方官制考,頁89-96,405-406 漢籍全文資料庫-大清會典事例(光緒朝),卷18,頁7;卷25,頁1-24 清史稿校註,第4冊,卷123,頁3322,3325-3328 清代政區沿革綜表,頁13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清代卷,頁112 中國地方志集成-康熙畿輔通志,卷16,頁45 續修四庫全書-光緒畿輔通志,第629冊,卷30,頁248-259 漢籍全文資料庫-清實錄:高宗純皇帝實錄,卷122,頁792 中國歷史地圖集:清時期,頁8
更新日期 2025/0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