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筆 | https://newarchive.ihp.sinica.edu.tw/officerc/officerkm2?!!541CA76D0BBCD3A4A2
 |
| 機關名稱 |
| 機關新名 | 新名
| 參考文獻
| 陸軍部 |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清史稿,114卷,3287頁;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清史稿,119卷, 3459-3460頁 |
| 機關職掌 | 職掌
| 參考文獻
| 兵部 尚書,左、右侍郎,俱滿、漢一人。其屬:堂主事,清檔房滿洲二人,漢本房滿洲二人,漢軍一人。司務廳司務,滿、漢各一人。繕本筆帖式十有五人。武選、車駕、職方、武庫四清吏司:郎中,宗室一人,滿洲十有一人,蒙古一人,漢五人。員外郎,宗室一人,滿洲九人,蒙古三人,漢四人。主事,滿、漢各四人。筆帖式,宗室一人,滿洲六十有二人,蒙古、漢軍各八人。尚書掌釐治戎政,簡覈軍實,以整邦樞。侍郎貳之。武選掌武職選授、品級、封贈、襲廕,並典營制,暨土司政令。職方掌各省輿圖。綠營官年老三載甄別,五年軍政,敘功覈過,以待賞罰黜陟,並典處分、敘卹、關禁、海禁。車駕掌牧馬政令,以裕戎備。凡置郵曰驛、曰站、曰塘、曰臺、曰所、曰鋪,馳驛者驗郵符,洩匿稽留者論如法。武庫掌兵籍、戎器,鄉會武科,編發、戍軍諸事。有征伐,工部給器仗,籍紀其數。制敕下各邊徵發,或使人出關,必驗勘合。其分攝者,會同館管理館所侍郎一人,滿、漢監督各一人,典京師驛傳,以待使命。又捷報處司官無定額。駐京提塘官十有六人。 |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清史稿,114卷,3285-3286頁 |
| 設置詳情 | 中曆
| 西曆
| 上級機關
| 沿革說明
| 參考文獻
| 天聰5年-光緒32年 | 1631-1906 | | 1.初,天聰五年,設兵部。順治元年,置尚書、侍郎各官。郎中,滿洲八人,蒙古四人,漢軍二人,漢四人。員外郎,滿洲八人,蒙古四人,漢軍六人,漢四人。堂主事、司主事,俱滿洲四人;漢軍堂主事一人,漢主事五人。會同館大使一人。五年,定滿、漢尚書各一人。八年,以諸王、貝勒兼理部事。十一年,增置督捕。滿左侍郎、漢右侍郎各一人。漢協理督捕、太僕寺少卿,二人。左右理事官,滿洲、漢軍各一人。滿、漢郎中各一人。員外郎,滿洲七人、漢軍八人,漢一人。堂主事,滿洲三人,司主事一人,漢主事六人,司獄二人。分理八司掌捕政。十二年,增置督捕員外郎八人。時八旗武職選授處分,並隸銓曹,康熙二年始來屬。三十八年,省督捕侍郎以次各官,併入刑部。雍正元年,命大學士管部,自後以為常。嘉慶四年,省滿洲郎中、員外郎各一人,為宗室員缺。光緒三十二年,更名陸軍部。
2.(順治九年十二月壬子)(1653.1.13)裁吏部理事官、副理事官、各五員。戶部理事官、副理事官、各四員。寶泉蕃牧、五品官各一員。禮部理事官四員。宣讀官二員。太常寺副理事官二員。迎送使七員。兵部副理事官三員。刑部理事官六員。副理事官四員。工部理事官一員。副理事官三員。寶源局五品官一員。都察院理事官二員。 | 1.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清史稿,114卷,3286-3287頁
2.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清實錄:世祖章皇帝實錄,70卷,554頁 |
| 配置職官 | 職官名稱
| 異名
| 品級
| 中曆
| 西曆
| 承政 | | | 天聰5年-順治1年 | 1631-1644 | 參政 | | | 天聰5年-崇德3年 | 1631-1638 | 啟心郎 | | | 天聰5年-順治15年 | 1631-1658 | 左參政 | | | 崇德3年-順治1年 | 1638-1644 | 右參政 | | | 崇德3年-順治1年 | 1638-1644 | 理事官 | | | 崇德3年-順治1年 | 1638-1644 | 副理事官 | | | 崇德3年-順治9年 | 1638-1653 | 額哲庫 | | | 崇德3年-順治1年 | 1638-1644 | 尚書 | | 從一品 | 順治1年-光緒32年 | 1644-1906 | 左侍郎 | | 正二品 | 順治1年-光緒32年 | 1644-1906 | 右侍郎 | | 正二品 | 順治1年-光緒32年 | 1644-1906 | 郎中 | | 正五品 | 順治1年-? | 1644-? | 員外郎 | | 從五品 | 順治1年-? | 1644-? | 繕本筆帖式 | | | ?-宣統3年 | ?-1911 |
| 參考文獻 | 清史稿校註,3271-3273頁 | 清代國家機關考略,78-84頁 | 清代中央國家機關概述,313-317頁 |
| 更新日期 | 2023/11/0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