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筆 | https://newarchive.ihp.sinica.edu.tw/officerc/officerkm2?!!2E1FBCDFF627FB25CD5340A7E99415
 |
| 機關名稱 |
| 機關異名 | 異名
| 參考文獻
| 通政司 |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清史稿,115卷,3307頁 |
| 機關職掌 | 職掌
| 參考文獻
| 通政使司 通政使,副使,參議,俱滿、漢各一人。其屬:經歷司經歷、知事,滿、漢各一人。筆帖式,滿洲六人,漢軍二人。通政使掌受各省題本,校閱送閣,稽覈程限,違式劾之。洪疑大獄,偕部、院豫議。副使、參議佐之。經歷、知事,分掌出納文移。其兼領者:登聞鼓廳,筆帖式,滿洲、漢軍各一人,掌敘雪冤滯,誣控越訴者論如法。 |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清史稿,115卷,3307頁 |
| 設置詳情 | 中曆
| 西曆
| 上級機關
| 沿革說明
| 參考文獻
| 順治1年-光緒24年 | 1644-1898 | | 1.初,順治元年,詔:「自今內外章奏,俱由通政司封進。」置滿、漢通政使各一人,左通政使各一人。漢右通政使二人。左參議,滿、漢各二人。右參議,漢二人。滿、漢司務各一人。知事,滿洲二人、漢軍一人。康熙六十一年,以登聞鼓廳筆帖式來屬。故事,通狀、鼓狀,紛爭無已。自控訴者赴都察院,以給事中或御史一人主受訴訟,至是停科道差,改隸本司。乾隆十三年,改左通政使為副使,去左、右銜;參議亦如之。光緒二十四年,省入內閣,尋復故。
2.(光緒二十四年七月乙丑)度支歲入有常。豈能徒供無用之冗費。致礙當務之急需。如詹事府本屬閒曹。無事可辦。其通政司、光祿寺、鴻臚寺、太僕寺、大理寺等衙門。事務甚簡。半屬有名無實。均著即行裁撤。歸併內閣及禮兵刑等部辦理。……。(丁卯)諭軍機大臣等、詹事府、通政司、光祿寺、鴻臚寺、太僕寺、大理寺等衙門。現已裁撤。所有各該衙門一切事宜。歸併內閣六部分辦。著大學士六部尚書侍郎即行分別妥速籌議。限五日內具奏。尋大學士李鴻章等會奏、謹按會典內載。詹事府掌文學侍從。擬請歸併翰林院。通政司掌納各道題本。擬請歸併內閣。光祿寺恭辦典禮。鴻臚寺掌朝會燕饗。擬請歸併禮部。太僕寺掌牧馬政令。擬請歸併兵部。大理寺掌天下刑名。擬請歸併刑部。惟歸併之後。一切事宜。應由各衙門移取職掌文卷。體察情形。斟酌辦理。從之。 | 1.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清史稿,115卷,3307-3308頁
2.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424卷,556-557,561頁 | 光緒24年-光緒28年 | 1898-1902 | | 1.(光緒二十四年八月壬辰)著將詹事府、通政司、大理寺、光祿寺、太僕寺、鴻臚寺、等衙門。照常設立。毋庸裁併。
2.(光緒二十八年正月戊子)至通政司專管題本。現在改題為奏。其官缺著即一併裁撤。 | 1.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427卷,603頁
2.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494卷,531頁 |
| 配置職官 | 職官名稱
| 異名
| 品級
| 中曆
| 西曆
| 通政使 | | 正三品 | 順治1年-光緒28年 | 1644-1902 | 左通政使 | | 正三品 | 順治1年-乾隆13年 | 1644-1748 | 右通政使 | | 正三品 | 順治1年-乾隆13年 | 1644-1748 | 副使 | | 正四品 | 乾隆13年-光緒28年 | 1748-1902 | 左參議 | | 正五品 | 順治1年-乾隆10年 | 1644-1745 | 右參議 | | 正五品 | 順治1年-乾隆10年 | 1644-1745 | 參議 | | 正五品 | 乾隆10年-光緒28年 | 1745-1902 | 經歷 | | 正七品 | [不詳] | [不詳] | 知事 | | 正七品 | [不詳] | [不詳] | 筆帖式 | | | [不詳] | [不詳] |
| 參考文獻 | 清史稿校註,4冊,122卷,3289頁 | 清代國家機關考略,33-34頁 | 清代中央國家機關概述,81-83頁 |
| 更新日期 | 2023/11/02 |
|
|